杏林春暖医童疾:张静主任中医师妙手除咳记台州中医小儿科
暮春的清晨,晨光透过古朴的雕花窗棂,洒在 “静仁堂” 中医馆的匾额上。匾额下,身着藏青色中式长衫的张静主任中医师正伏案研读医案,案头的铜制香炉中,袅袅升起一缕沉香,为这间充满古韵的诊室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。
“张医生,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!” 急促的呼喊打破了这份宁静。诊室门被推开,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孩子,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。这位母亲名叫李芳,怀中的孩子叫乐乐,刚满五岁。只见乐乐小脸涨得通红,咳嗽声接连不断,每一声咳嗽都像一把小锤子,敲在李芳的心上。
张静主任连忙起身,将李芳和乐乐迎到诊台前。她温声细语地安抚道:“别急,慢慢说,孩子这咳嗽是怎么开始的?” 李芳定了定神,说道:“张医生,乐乐三天前出去玩,回来后就开始咳嗽。一开始以为只是着凉,喝了点温水也没见好,现在咳得越来越厉害,晚上根本睡不好觉,还总说嗓子痒。”
张静主任轻轻将乐乐抱到诊床上,开始细致地望诊。只见乐乐舌质偏红,舌苔薄黄,咽部充血明显。接着,她用手轻轻按揉乐乐的膻中穴、肺俞穴等穴位,一边观察乐乐的反应,一边询问:“宝贝,这里疼不疼呀?” 乐乐皱着小脸,奶声奶气地说:“有点疼。” 随后,张静主任又仔细聆听乐乐的呼吸声,发现呼吸略显急促,肺部听诊有轻微的痰鸣音。
“李女士,孩子这是外感风热,侵袭肺卫,肺气失宣导致的咳嗽。” 张静主任耐心解释道,“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,肺为娇脏,最易受邪,肺气不顺畅,就会引发咳嗽。而且从孩子的症状来看,已经有化热生痰的迹象了。” 李芳焦急地问:“那该怎么办呢,张医生?”
张静主任微微一笑,说道:“别担心,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有很多办法。我们先采用推拿的手法,给孩子疏通经络,清热宣肺。” 说着,她洗净双手,开始为乐乐进行推拿。只见她运用轻柔而有力的手法,推揉乐乐的天河水穴。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(曲泽)成一直线,张静主任用食、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边推边解释:“推天河水可以清热解表、泻火除烦,对孩子这种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很有帮助。” 接着,她又按摩了乐乐的肺经,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,采用旋推法,“按摩肺经能宣肺止咳,调和肺气。”
推拿过程中,乐乐一开始还有些紧张,在张静主任温柔的话语和轻柔的手法下,渐渐放松下来。大约二十分钟后,推拿结束,乐乐的咳嗽似乎减轻了一些,小脸也没有刚才那么红了。
“除了推拿,我再给孩子开几剂中药调理。” 张静主任走到书桌前,提笔写下银翘散加减方:金银花 9 克、连翘 9 克、薄荷(后下)3 克、桑叶 6 克、前胡 6 克、杏仁 6 克、芦根 12 克、桔梗 6 克、甘草 3 克。她一边写,一边向李芳讲解:“方中金银花、连翘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,就像给身体里的‘小火苗’泼一盆凉水;薄荷、桑叶轻清宣散,帮助驱散体表的风热之邪;前胡、杏仁降气化痰,止咳平喘,让肺气顺畅起来;芦根清热生津,桔梗宣肺利咽,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,还能润肺止咳。其中薄荷后下是因为它含有挥发性成分,久煎会使其有效成分散失,影响药效。” 李芳认真地听着,连连点头。
李芳拿着药方,感激地说:“谢谢张医生,这药该怎么煎呢?” 张静主任详细地指导:“先将除薄荷外的药材用清水浸泡 30 分钟,然后大火煮开,转小火再煎 20 分钟左右,在出锅前 5 分钟放入薄荷。给孩子喝的时候,要温服,每天三次。服药期间,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清淡饮食,多喝水,避免吃辛辣、油腻、甜腻的食物,这些食物容易生热生痰,加重咳嗽。”
李芳带着乐乐回家后,严格按照张静主任的嘱咐进行推拿和服药。第一天,乐乐的咳嗽频率有所降低,但还是会时不时咳上几声。到了第二天,咳嗽明显减轻,晚上也能安稳地睡上一会儿了。到了第三天复诊时,乐乐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,咳嗽基本止住,只是偶尔还会清清嗓子。
张静主任再次为乐乐进行检查,发现舌质颜色恢复正常,舌苔变薄,肺部痰鸣音也消失了。她欣慰地说:“恢复得很不错,再巩固两天,就没什么问题了。不过,孩子病刚好,正气还比较虚弱,要注意避免再次着凉受风。” 李芳激动地说:“太感谢您了,张医生,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!”
然而,没过多久,李芳又带着乐乐来了。这次,乐乐的咳嗽症状和上次完全不同。只见乐乐面色苍白,咳嗽声重浊,痰液清稀色白,还伴有鼻塞、流清涕的症状。张静主任仔细诊断后,说道:“这次孩子是外感风寒,寒邪束肺,肺气不宣导致的咳嗽。风寒之邪侵袭人体,就像给身体披上了一层冰冷的盔甲,肺气被束缚住,无法正常宣发肃降,所以会咳嗽。”
针对这次的病情,张静主任调整了治疗方案。她先为乐乐进行艾灸治疗,选取大椎穴、肺俞穴、风门穴等穴位。点燃艾条,在穴位上方进行温和灸,“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温阳散寒,驱散体内的风寒之邪。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,艾灸大椎能振奋人体阳气;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,艾灸它可以调理肺气;风门穴有祛风解表的作用,能帮助把风寒之邪赶出去。”
艾灸过程中,乐乐感觉暖暖的,很是舒服。做完艾灸,张静主任又开了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方:麻黄 3 克、桂枝 3 克、紫苏叶 6 克、生姜 3 片、陈皮 6 克、法半夏 6 克、荆芥 6 克、紫菀 6 克、百部 6 克、白前 6 克、甘草 3 克。“这次方中麻黄、桂枝辛温解表,宣肺散寒;紫苏叶、生姜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;陈皮、法半夏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;荆芥、紫菀、百部、白前是止嗽散的主要药物,能温润止咳,对于风寒咳嗽效果显著,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。麻黄用量较少,因为孩子体质娇弱,用量过大会导致发汗太过,损伤正气。”
李芳回家后,按照张静主任的要求,每天给乐乐艾灸、服药。一周后,乐乐彻底恢复了健康,活蹦乱跳的,脸上也有了红润的气色。
经过这两次经历,李芳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也更加信任张静主任。她经常向张静主任请教一些小儿日常保健的知识。张静主任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:“孩子的脾胃功能还比较薄弱,日常饮食一定要规律,少吃生冷食物。可以经常给孩子捏脊,从下往上捏,能调节脏腑功能,增强孩子的抵抗力。还有,按摩足三里穴也很好,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,经常按摩能健脾和胃,促进消化吸收。”
在张静主任的悉心指导下,乐乐的身体越来越好,很少生病。李芳逢人便说:“张医生不仅医术高明,还特别有耐心,是她用精湛的中医医术,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静主任治愈了一个又一个像乐乐这样咳嗽的孩子。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仁心仁术,诠释着中医的博大精深,在中医儿科领域默默耕耘,成为众多患儿家长心中的 “守护神”。她坚信,中医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,必将在守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